中秋月餅5種科學吃法
中秋佳節將至,象征著闔家團圓的月餅也成了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,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,黃金興糕點專家提醒大家,中秋月餅五種吃法最科學:
一、宜早不宜晚:
月餅是高糖、高脂食品,早上或中午吃可以補充能量,也不易發胖。但晚上則應少吃或不吃月餅,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應如此,否則可能會增加血栓的風險。
二、宜鮮不宜陳:
月餅大多含有較多的脂肪,一旦存放過久,容易發生變質,油脂也會氧化酸敗,不利于健康。
三、宜少不宜多:
月餅含油脂、蔗糖較多,過量食用可能會引起胃滿、腹脹、消化不良、食欲減退、血糖升高等反應。老年人、兒童更不宜多吃。尤其是無糖月餅中所含的油脂并不少于普通月餅,熱量仍然較高,會導致糖尿病人血糖升高。高血脂、高膽固醇人群要少吃肉餡、蛋黃餡月餅。
四、保存適宜冷藏:
月餅既怕高溫又怕潮濕,存放久了會失去風味,餡也會變質。放入冰箱時,最好將月餅連帶包裝盒一起放入,吃前要提前一小時取出。
五、食用最宜配綠茶:
由于月餅吃得過多會覺得油膩,所以品嘗時宜多飲綠茶。